高水平对外开放,何以促进改革发展?
2012年12月,在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一页。
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一起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开放促改革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
——2015年9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开放促共赢
中国对外开放——
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
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
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2018年11月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各国只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才能相互 助力、互利共赢。我们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搞歧视性、排他性规则和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
——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开放促发屏
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2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开放促合作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
——2023年10月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的必然要求。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的是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资料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新形势下,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 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资料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